您的位置:首页————
贵州黔西南州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思考
编辑:中餐协    时间:2023-05-10 11:44:04    浏览次数:

新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明确提出“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贵州省黔西南州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茶叶、食用菌、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生态畜禽、生态渔业、薏仁米、油茶、烤烟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和高粱、韭菜等农业产业发展助农增收为终极目标,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如何做大做强黔西南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本人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

一、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精准包装产业项目

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多方争取中央、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按照与村(社区)、农业企业、农户“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的工作流程法,以发展高效农业产业项目为导向,精准包装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项目,形成支持村(社区)、农业企业、农户自主创业的资金池和政策包、平台包、政策供给包,集中精力、集中政策资金火力,实施一批吹糠见米的高效农业产业项目,不断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一)加强新国发2号文件学习,把握农业项目投资方向。深

入学习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认真研究文件政策精神,准确把握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效农业的政策扶持方向和资金投入导向,找准与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精准包装打造项目,提高项目的包装成功率。

  (二)加强农业产业前期谋划,科学编制农业产业项目。结合国家、省高效农业产业政策、资金投向,认真做好农业产业项目的前期谋划。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要求,认真筛选、编制项目,落实编制农业产业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设计方案、环评等具体工作,科学编制包装项目,增强农业产业项目申报的可靠性和竞争力。

  (三)加强部门上下联络,强化项目信息沟通。积极主动与省相关对口部门衔接,建立全方位的项目信息沟通渠道,尤其是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资金困难和问题,争取上级在安排农业产业专项资金时,对照项目按“因素法”合理匹配资金。

  (四)加强项目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审批实施。项目编制包装后,明确责任人,保证工作时间,加大跟踪服务力度,不断提高争取项目和资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农业产业项目顺利实施。

  (五)加强拓宽资金渠道,扩大建设资金来源。在盯紧上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同时,积极研究、争取其他财政资金支持,进一步拓宽农业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力保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二、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效农业产业发展

始终把特色优势产业作为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产业的重点,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细化农业项目建设内容。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内容点多、面广,涉及财政、发改、农业、水利等多部门,在项目建设中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形成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项目建设工作格局,落实项目资金、人员及责任,细化项目建设工作措施,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高效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系统工程。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完善农业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把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放到重要位置,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三)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建设高标准农田,围绕特色高效农业“稳产、优供、增效”的目标,聚焦高标准农田,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底数清、位置准、情况明”的目标,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田块平整、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道路畅通、生态文明、宜于农机耕作”的高效农田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水土资源利用率、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率和农业机械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特色高效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四)不断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保障高效农业安全生产。坚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农业项目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落实,突出集中连片、规模建设,节水优先、旱涝保收,综合治理、确保质量,生态友好、良田粮用,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等工作,突出综合治理,推进田、土、水、路、电、技、管等农业综合配套,统筹新建和改造提升,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特色高效农业安全保障基础。

(五)农业项目建设早开工,特色高效农业早见效。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扎实抓好农业产业项目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着力“强化基础、稳农保供、重在科技、突出特色、提质增效”,不断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推进农业项目建设一批、成功一批、竣工一批、验收一批、投用一批、见效一批,不断推进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乡村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高效增收。

  三、加强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高效农业经济效益

把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培训当作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劳动技校等为培训阵地的作用,以农业科技为平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创新培训手段,采取“学校理论培训+田间地头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新型农民,更好地服务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一)学校与田间地头相结合培训,提升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发展。

农业技术培训与高效农业创建相结合,把农业技术培训举办到田间地头,采取“课堂+田间”模式,让培训对象在田间地头现场实践种养殖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围绕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和高粱、韭菜等农业产业培训,以满足农民理论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提升科技赋能农业产业,促进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

(二)培训与特色高效农业相结合,提升经营主体科技技能水平。

在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和高粱、韭菜等农业产业基地,在进行产业试点的基础上,发挥其培训基地的作用,组织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种植农民分期、分批进行现场考察和培训讲解,采取形式多样、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协同的方法,使培训内容在基地体现,基地经验在培训中推广,切实加强培训效果,依托培训技术促进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服务,开展线上线下技术服务。充分

利用“黔西南州技术服务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技术服务,通过平台在线开展农业问题解答、咨询指导、技术普及等,坚持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通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推广,为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及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打造一批科技示范点、示范户、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现代高效农业科技样板产业,推进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四)依托科技特派团下基层,联合开展高效农业服务。按照“一县一团”的服务方式,由行政团长统筹安排,重点开展高效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攻关、本土人才培养帮带、农业产业功能拓展,采取“柔性工作方式、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主要根据农时季节、产业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到现场指导,通过专题培训、现场讲解、示范服务、结对帮带等方式,加强对当地农技人员、青年农民、致富能手等教育培训,帮带培养本土年轻技术能手。

(五)开展农业产业工人技术培训,提升高效农业产业人员素质。为进一步提高高效农业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创业,按照“围

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的要求,在高效产业基地办培训班,坚持“以人为本、免费培训”的原则,以增强劳动者素质、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新技术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重点,以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强化科技培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劳动者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全面提升高效农业种养殖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达到“培训一人,带动一业、造福一方”的目的。

(六)实施高效农业兴旺发展战略,打造“专精特新”高效农业。大力实施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和高粱、韭菜等农业生产适用技术,

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及专业统防统治、土地培肥、种子体系、种养殖技术等为重点的综合增效项目,切实办好高效农业示范点、样板田,以点带面,努力使农民真正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种养殖水平,推行高效农业高效化、轻型化、标准化、规范化种养殖,提高高效农业单产,打造“专精特新”高效农业,促进高效农业增产增收,夺取高效农业丰收。

四、推行高效农业机械化,加快高效农业现代化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推动山地适用小型农机研发推广应用,

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黔西南州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由耕、种、收环节全过程发展,由坝区向山区扩展,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快推进农业机械装备,提高农业机械信息化水平。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把农业机械装备、推进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信息管理作为重要抓手,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分类分档等措施,引导农机企业创造新一代农机具,实行农机水肥一体化农作物耕作、采收等农机装备,引导农业机械生产企业配备机械智能化装备,不断提高农机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广应用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对接,促进农业和农机共享共用,推动构建农业和农机管理一体化服务。

  (二)发展农机社会化组织,更好服务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农机作业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加快培育壮大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服务主体,支持农业企业、农民等创办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注重选一批有较强示范作用的农机合作社,引导鼓励农机合作组织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普通农户及农业企业组建农业生产联合体,探索实现农机互助、设备共享、互利共赢的有效方式,提高农机使用效率,更好服务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

 (三)推进农业机械化人才建设,培育一批农机操作手。加快建设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农机生产及使用“土专家”。通过购买服务、项目支持等方式,支持农机企业、合作社培养农机生产、作业操作、维修等技能服务型人才。加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对农民的带头扶持力度,培育一批既懂生产又善管理的新型农机职业经理人和实用人才,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发展的生力军,切实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高效农业的能力和效果,促进“平安农机”作业推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

 (四)统筹推进“宜机化”作业,全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强化“改地宜机”、“改机宜地”农业机械化发展,优先发展多功能、高效益、高智能、低强度的中小型农业机械,以适应山地的农业机械为重点,优选小型、轻便、灵活的农机具作业,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农用地“宜机化”耕作、机收等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开展农用地“宜机化”农机试点,开展“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示范,促进高效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五)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产业机械化。 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积极争取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探索农机合作社、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提升群众机械化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社会化服务项目促进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助推农机合作社发展壮大,引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机械化作业,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五、实现产销利益联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有效解决重产轻销的问题,要着力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市场运作模式,先行对接销路,解决合作社、农户多元产业发展后顾之忧,确保企业和农民种养殖出来的高效农业产业有市场、有销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农户互利共赢。合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鼓励产销联合,大力发展“订单”高效农业,推行产销合作,建立农业企业与农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业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互利双赢”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产业链销售链。探索“农业企

业+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在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下,扩大农业产业生产规模,培育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农户等新型经营组织开展品牌创建活动,通过育龙头、建基地、扩规模、创品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延长产业链销售链,提升企业带动能力,加强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产业稳定发展。

(三)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推动农产品“抱团”闯市场。农

产品产销对接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事关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大局。只有强化产销对接,让特色农产品不愁卖,才能让农民在规模化种养殖中真正受益。相关部门要加强研判,破解特色农产品缺乏品牌、缺少稳定市场销售体系和渠道等问题,解决特色农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尴尬境地。要积极搭建平台,利用展销会等手段强化特色农产品集中推介,推动特色农产品“抱团”闯市场,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拓宽销路。要整合优质特色农产品资源,探索销售新模式,构建政府、企业、市场等多方对接,加快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步伐,推动其迈向更广阔的大市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农产品销售以需求为供给。按照农业产业选择“八要素”发展理念,以高效农业产业发展为主线,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突破口,以农民增收为终级目标,通过土地流转、示范带动、政策扶持、农业保险、利益链接、衔接资金、产销对接、技术指导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每个农业产业遵循“品种调优、产业调特、规模调大”的原则,持续推动农产品销售以需求为供给,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发展动力,探索构建“一业为主、多业融合、共生发展”的现代乡村样板农业产业,实现农户与农业企业“抱团”发展,持续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五)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深入推进“黔货出山”产销对接。按照“稳规模、提质量、强龙头、带农户、促增收”的现代山地特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把高效农业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一个重点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引导和多方帮助组建农业企业,着力发展“短、平、快”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实行“产销对接”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深入推进“黔货出山”产销对接,通过以销促产、产销联动,努力实现销售有渠道、企业有效益、农民有增收。


贵州省兴义市德卧镇财政分局(吴古昌)

电话:13595967946


中国餐饮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2-2016 China Din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乙24号  电话:010-53515562  邮编:100044   网站维护QQ:2495182052

 E-mail:zgcy31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