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的,原始的但是风光独特,民俗完整的乡镇开始得到重视,从村长到村民,大家都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眼界变的更加长远,知道国家倡导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是有道理,有钱图的。
民宿+乡村里的民宿应该是以一个乡村范围内,相同水平线上有品质的民宿体百花齐放,从各种风格,各种体验来丰富这个区域的居住品质和体验感,这样用最细分的人群带来最高层次的精准消费和人文效益。或者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概念,也就是层次差异明显的民宿体都融合在一个村落,有客栈,有民宿,有精品酒店,共同吸引更宽泛的客源用量大来带动乡村的收益。
那么,这样的民宿会带来哪些乡村收益呢,精神上的或者是物质。
最直接的财政收入和个人收入是最喜闻乐见的因为民宿体的进驻,通过和政府的集体土地租赁得到的租金也好,还是民宿作为服务行业高税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好,都加大了当地的财政收入。以民宿体最集中的德清县官方数据来说:2016年一季度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5万人次,营业收入1.16亿元,其中以洋家乐为代表的70多家精品民宿接待游客5.3万人次,总收入6380万元。
数据非常明显:一个县的70家民宿一季度就有6000多万收益,更重要的是相对于55万次游客带来的1个多亿的数值和仅仅5.3万住客就带来了6000多万的数值相比,已经非常明显的看出了民宿带来的效益是纯观光或者门票经济的倍数。
同样的,目前来说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民宿体的房屋来自于土地流转,也就是和当地村民租赁,租赁的年数从15-20年不等,租金也从1万或者几万不等,通过一次性付清租金或者5年一付的金额都给当地农民直接带来了不小的收益,如果房屋本身已经空置不住人无用处的话,那原住民得到的绝对收益就更大了。
因为民宿以及民宿主而带给这个村落的社会效益
高端的民宿入驻乡村,朋友们来了,朋友带着朋友都来了,消费也开始带动了,和民宿匹配的各类手工艺,手作,乡村创意工作室也慢慢应运而生。因为大家的受众群体近乎相同,这类产品的进入又将这些原始村落里最古老的技艺和最现代的技术融合,让当地的手工艺品或者土特产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出匠人的传承精神,让耕地插秧以参与的方式变成一种回归自然的体验。
这种强有力的市场营销团队和专业的运作团队,是乡村政府和地方村民所不具备的。
传统文化,民居,古宅的保护和重生
我们现代人都知道说传统文化快没有了,都说那么些饱含着前人精湛技艺的建造技艺就快失传了,而实际上浓缩着传统文化的古建筑都在说着说着的过程中消逝,倒塌,或者被流转到其他地方去了。有些业主本人就对古建筑有情怀,喜欢修旧如旧的民宿外观,从而走上了保护和传承的道路,让那些快没落的老房子用本初的样子结合入住的舒适度焕然重生。我们也不能说这些民宿给传统文化做了多少贡献,至少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让很多我们看到了前人宅子的模样。
因为看到别人在自己家附近做的红红火火,青年们开始返乡建设我去莫干山,发现这个现象就特别明显。村子里,因为租了东家的房子做起了民宿,人来人往,生意兴隆,所以西家的大爷赶紧让城里工作的小儿子回乡创业,老两口拿出半辈子积蓄,怕这个势头被别人占了去。大了说,知识青年返乡不会太盲目跟风,有计划有想法,不是坏事,因为有一定的眼界,做出来的产品还能过得去,也给家乡做了贡献,还能兼顾双亲。
农村里剩余劳动力如果培训的好就是最好的员工
说到这个观点,我这里直接引用松赞酒店的创始人白玛多吉的话:选址的要求是这个地方是否有传统的村庄和剩余劳动力,因为我认为松赞的发展必须与所在地老百姓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的利用和带动当地的人力资源发展,让当地百姓能够充分参与到现代旅游的发展中来并且从中受益,这样我们的发展才能可持续。
当地农业或者蔬果观光采摘业一荣俱荣
因为住民宿是一种住宿体验,民宿的住宿体验也不能涵盖所以的出游元素,所以当住客下榻民宿后,也会寻求当地最因地制宜的体验项目或者活动。在乡村,农业观光和蔬果的采摘就变成一项最受大众欢迎的事,自然,乡村里闲置的土地可以拿来配套种植蔬果或者其他有特色的农业体了。
当然,因为有些大的民宿项目的入驻,乡村政府也会自己规划建设交通和配套设施,其实这也都是相互促进带给村子的得益点。
我有时候也会想,我们常常说的民宿这个词,这个业态,几间房到十几间房的一个屋子,女主人,那山那狗,咖啡植物和那些小温情,这样一个纯个人的小生意要无故承担这样大的社会责任吗?
我不太清楚,因为做了一家民宿而带动了一个地方的民宿主们当初选址建设的初衷是怎么样的排列顺序: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造一栋房子让情怀落地;通过这个房子表达一种生活方式,一边生活一边经营,达到营收;如果还有建设乡村,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带动乡村的发展那便是锦上添花,值得敬仰,如果没有也无伤大雅,实实在在。
不过,我觉得大家都把自己的民宿做好了,客人来了,村子自然也就热闹了。